“315”調查:“微商”是敵還是友
“我的朋友圈充滿了各種微商,已被刷屏了,有幾次還迫于面子,買了點東西。”近日,和網友“露露的影子”有同樣感受的人越來越多。隨后記者采訪了幾位網友,他們均表示,現在朋友圈“微商”太多,有些店家每天都在刷屏就會選擇直接屏蔽他的消息,甚至有人直言:“我討厭微商”。
不可否認的是,朋友圈、微博等社交網絡的“微商”們還在繼續增長,微博加V用戶@徐達內發布了這樣的一則段子:“朋友圈友圈有些朋友平時看著挺好的,發個吃的。上哪玩了,干了點啥都挺正常的,可突然有一天,咣嘰一下,好好的一個人代購了,沒任何征兆,代購了,年紀輕輕的,可惜了。”這條段子也體現了很多人對于“微商”的看法。
對于這種態度,“微商”們自己也深有感觸,網友“瑤”是一名在校學生,因為學校地處新疆,她就利用地理優勢在朋友圈“代購”新疆特產,她說“我這個(代購新疆特產)開始是出于朋友的提議,喜歡吃新疆的特產美食,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,沒想到還不錯,就繼續做了下去。”她說,她從一開始就堅持不大量發圖刷朋友圈,起初是兩天發一次,后面挑時間段發,看到朋友圈的有些“微商”一次就發七八條,自己也覺得有些不耐煩。
從事移動互聯網營銷工作的何先生說:“我覺得僅僅在朋友圈發幾張照片就想要出售商品的,不叫微商而是廣告。”他認為,利用社交網絡進行商品銷售,只有擁有成熟的營銷思路和方法的才能稱之為“微商”。
網友“曉風依舊”并沒有對“微商”特別反感,她只是覺得困惑,:“好多微商的內容大同小異,感覺他們的工作就是大量轉發復制,而不是在真正做產品。另外,我也不清楚微商的貨源,買賣過程中出了問題不知道如何維權。”
事實上網友“曉風依舊”的困惑,也正是“微商”們面臨的首要難題,目前,微商交易沒有第三方交易平臺監管,大多數微信商家沒有根據《網絡信息交易管理辦法》備案賣家信息,因此容易造成賣家借機欺詐、售假后刪除相關記錄或跑路的現象,增大交易風險。
日前,昆明市消協曾發布了一份公開提醒:“鑒于目前存在的情況,商家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營銷,是消費者本人允許微商加入朋友圈,才可以接受營銷,所以建議消費者提高自己的判斷力。”今后,必須要在加強行業自律的基礎上加強外部監管,采取有力措施,才能遏制微商市場面臨的尷尬,真正粉碎網友評價微商“破壞朋友圈,灰色產業,傳銷”等多宗“罪名”。